温馨回忆 丨 2022年中日文化节 参与嘉宾采访
在冬日的暖阳里,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举办的2022年度中日文化节在风雨球馆二楼拉开了帷幕,从亲身体验摊点的乐趣,到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本次文化节的举办,不仅促进了同学们对中日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同时也展现了现代青年对国际友好交流的向往。
在本次活动的现场,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融媒中心对现场的嘉宾、体验者们都进行了采访,在现场有着非常多的带有中日文化特色的摊点,是同学们了解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线,采访的第一站,就从各个摊点开始。
漳州非遗-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是专属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一种民间美术。起源于宋代,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为激发体验者对闽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手工艺品的兴趣,唤起体验者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我院特邀漳州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在此次文化中设立此摊位。
Q: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为本次文化节都做了哪些准备?
A:准备的很丰富。我们精心准备了一些漳州木版年画的经典图画,还利用“事事如意”主题雕版是同学们近距离体验中国传统木版年画。Pp
Q:您觉得现场的氛围怎么样,来体验的人多吗?
A:今天非常的热闹,学生非常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本次也拿出日本浮世绘与中国传统木版年画进行对比,在这个中日文化交流,也让大家看到自己文化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来对比日本文化,从这次活动中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Q:那你从中日文化的碰撞中得到了什么样的感悟呢?
A:两国文化之间各有所长,我们中国要在很多传统文化上一直坚持继承,这方面也有所欠缺, 但这方面在近几年也有所改善,我相信会把自己的文化做的越来越好,也希望同学通过这次近距离地了解中国文化也结合着日本文化可以做一个对比,不足之处取长补短,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文物展示
中国文物展示摊位以“陶瓷文化”作为切入点,回顾中日两国彼此陶瓷史上的交流、突破与创新,展示了双方瓷器制作方式上的共性,同时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以促进参观者对中国特色陶瓷文化的了解。
Q:我们这次中日文化交流的摊点展示的内容是什么?
A:我们主要做到以瓷器方面为主,中日文化交流以各种实质上的物件进行双方交流各地的文化,瓷器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方面。中国瓷器讲究的是相对对称,日本瓷器也体现的是一个相对对称性。纹样和上釉方式都有中国文化的体现。
Q:参观的人多吗?
A:很多,到现在目前为止都很多,工作人员无法休息,介绍完一批人又来一批观众。
Q:你们这个摊位希望带给观众带来怎样的感受?
A:一是希望大家更能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二是希望能激发出大家对中日两国文化的学习兴趣;瓷器是两国文化的特殊代表,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
鼓声震人心,一声鼓响,我们仿佛跨越时空限制,感受到日本人民美好的迎神祈愿。由我校“星河太鼓队”带来的太鼓表演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宣告本次中日文化节节目表演正式开始。
每一个表演的背后,都藏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作为表演核心的表演者,收获到的感受和心得最为深刻,再经由他们传递给观众。
在节目表演结束后,融媒中心采访到了表演舞蹈《唐船》的星河太鼓队成员日语专业22级喻鸿浩同学、歌曲《生活在别处的你》的演唱者林奕娜同学和参与演出《cosplay走秀》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静迹动漫社社长莫离同学,来谈一谈他们对本次中日文化节演出的心得与看法。
Q:在您体验过的项目里印象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在现场的项目了你最想体验哪一个?
彭少君老师:我最想体验面具彩绘,但是因为人实在太多了,挤不进去只能等一会。
缪思捷: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喜欢那个面具绘画吧,感觉挺有艺术气息而且比较有创意。
Q:你在这次活动中有没有产生新的认识?
凭妖青庭:新的认识的话就是,文化交流总是不能拘泥于比较严肃的东西,我们需要寓教于乐,娱乐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像我国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方式也是非常好的,相对于我个人我更喜欢把玩和学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话可以促进更好的文化交流。
彭少君老师:我觉得大家平常接触的中方文化会更多一点,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更多地了解一些日方的文化,不仅是传统的文化,也能了解一些时尚的文化,同时,我们参加这个活动也可以更深入地我们中方文化,比如说年画的体验,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缪思捷: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从很久以前是一家,从唐朝开始,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氛围中发展成很相近但是
相似的文化,是很有特色的。
Q:那下次继续举办中日文化交流节,你还会继续参加吗?
凭妖青庭:当然会啊!我觉得非常好玩!
能够让学生们从中日文化交流节中产生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文化这个抽象名词的具象体验感,这也是中日文化交流节所举办的意义之一,促进两国文化的双向交流,更好地携手共进。